文獻中心
亞臨床動脈粥樣硬化與父母冠心病有關
紐約,7月22日(路透社醫(yī)學新聞)據7月21日的《循環(huán)》雜志網絡版報道,亞臨床動脈粥樣硬化與早期父母的冠心病(CHD)有關,這種動脈硬化是通過頸動脈內-中膜厚度(IMT)測定的。
研究人員解釋說,早期CHD家族史是心血管事件的獨立危險因素,這提示有此類家族史的病人能夠從亞臨床疾病普查和適當預防手段的建立中獲益。
馬薩諸塞州參與弗雷明漢心臟研究的Christopher J.O’Donnell博士及其同事對此研究中的1662例病人進行了評價。這些病人接受頸動脈超聲檢查,并且在初始隊列中具有生物學上的雙親。
早期(年齡小于60歲)父母CHD病史與男女性中更高的頸內動脈IMT值相關,甚至在校正其他心血管危險因素后依然如此,然而頸動脈IMT卻與早期父母CHD無關。
研究結果表明,不管父母一方還是雙方患有早期CHD,也不管父親還是母親患有早期CHD,早期父母CHD與頸內動脈IMT增高的相關性一直存在。
在男性中,任何父母CHD都與頸內動脈IMT增高有關,而在女性中僅僅表現出頸內動脈IMT增高與任何父母CHD有關的趨勢。頸總動脈IMT與任何父母的CHD病史均無關。
O’Donnell博士告訴路透社新聞記者:“同其他研究一樣,這一結果顯示父母的冠心病史是臨床疾病的危險因素,應當認真對待。如果病人具有心臟病的家族史,這些資料支持進行更為嚴格的預防措施。”
他還指出:“即使在校正傳統(tǒng)危險因素后,動脈壁厚度和早期父母冠心病的相關性依然存在。這一事實表明亞臨床動脈粥樣硬化除了傳統(tǒng)危險因素外還有遺傳因素存在。我們下一步的工作是確定機制,包括特定基因、早期心臟病發(fā)生的家族聚集性和血管壁厚度增加之間的關聯,其目的在于確定新型有效的方案來早期預測和預防心臟病及中風。”
文章來源:心腦康復網 2006-10-12